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重读历史>文革研究>纪念张志新烈士专辑>【纪实】张志新:割不断的呐喊(作者:张书绅) | | 您好!今天是: | |
![]() |
![]() |
|||||||||||||||||
|
其它“重读历史”资讯:
点击:到“张志新专辑…
· 纪念张志新专辑 · |
![]() |
作者:张书绅 |
作者:张书绅 来源:亦凡公益图书馆/南方网 本站编辑转发/2005年8月 (本页浏览数:人次) |
清明节前一天,一股寒潮突袭沈阳城。阵阵冷风抽杀着街道两旁柳桃的蓓蕾,抽杀着行路人的心。天是灰暗暗的。没有了阳光。没有了蓝天。也没有春天特有的芳馨。
终日紧闭的沈阳监狱的铁门开了,一辆囚车从高墙里冲出,沿着东北大马路向东飞驰而去。行人一个个止住了步,望着远去的囚车,心一阵紧缩。
“车里是什么人?”
“没看到贴布告,也没开公审会,这是……”
“是秘密处决吧?”
“……”
囚车在刑场上停下来。一个女“政治犯”走下车。她穿一身绛紫色囚服。瓜子脸,一双秀丽而充满愤怒的眼睛很快地扫过刑场,从容地向前迈了几步,面向着东方。
四十几年酷爱整洁的习惯,使她在临刑前,很想梳理一下散乱的头发。但是,她的手被死死地扣在手铐里。于是,她高昂起头,迎风而立。风好像理解了她的心意。把飘落在脸颊上的一络黑发吹到耳后……
就要告别这个世界了,她多想高唱国际歌,表达一个共产党员对共产主义的至死不渝。她多想高呼“共产党万岁!”像无数先烈那样英勇就义。她多想大声呼唤那远在北京的老母:“永别了,妈妈!”她多想轻轻地嘱咐身后的一双儿女:“孩子们,要听党的话,好好学习!”然而, 她不能了,不能了!“四人帮”及其死党惨无人道地剥夺了一个共产党员就义时高呼口号、高唱国际歌的权利!
英雄无声地倒下了。
时间是1975 年4月4日上午10 时12 分。鲜血染红了印在囚服上的三个字:张志新……
(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这是2200 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面对动乱、危机、濒临灭亡的祖国,用血和泪唱出的哀歌绝响。想不到2200 年之后,屈原的缕缕忧思重新飘荡在祖国的大地上。
1968 年2 月。一个无星的夜。
十一次特别快车在京沈线上飞驰着。机车好像一头激怒的雄狮,焦躁地向山海关冲来,不时发出悲壮的长鸣。张志新坐在靠近车窗的座位上,昏黄的灯光照着她的匀称身材。瓜子脸,齐耳短发,穿一件青呢大衣,看上去十分清净、质朴,身边的衣帽钩上挂着一条鲜红的长围巾,随着车厢的震颤,微微摆动着。围巾的颜色和大衣的颜色似乎不大协调,但这正是志新性格的特征,要么是青,要么是红,她不喜欢乌乌突突的中间色。
列车在到达天津之前,车厢里闹闹哄哄,一直安静不下来。旅客们大声地发着牢骚:
“晚点,又是晚点!真不像话。这叫首都车站啊,首都!首都!”
“晚点是小事,但愿不要遇上武斗劫车。”
说这话的人立即住了嘴,惊慌地回顾着。接着是可怕的沉默。
人们在沉默中前进。终于,对于晚点的抱怨,对于武斗的忧虑,被瞌睡战胜了。于是,在沉默中睡去。
张志新却怎么也睡不着,旅客们的议论在她耳边不断回响。
一年前,她作为辽宁省委宣传部的一名干部,一名共产党员,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投入了“文化大革命”,加入一个群众组织,参加各种形式的集会,可是不久,她的激情冷却下来了,随着运动的发展,许多事情使她迷惑不解。
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群众分裂成几大派,用大喇叭成天对骂,用大字报攻击,后来又上升为武斗,由棍棒、石块发展到机枪、土坦克。6 月1日,在某大学里发生了有上万人参加的全市性武斗,多少无辜的青年倒在血泊中,南湖的树林里出现了令人不忍目睹的学生的新坟,而“屠杀”他们的人,也许就是他们的父亲、兄弟、同学、好友……武斗还在升级,沈阳城内枪声整天时起时伏。听说有的儿童在街上玩耍被流弹打死了,志新也深为幼小的儿女担忧,同爱人曾真商量好,把孩子送到天津姨家躲一个时期。她原以为只有沈阳这样乱,可是到了天津,天津也在进行大规模的武斗。从天津又到北京,去看望几个哥哥妹妹,看到北京也在武斗。又听说武汉、济南、重庆、广州……全国都处在武斗之中。
这是为什么?难道武斗就是革命?这个善于思索、勇于追求真理的共产党员决心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她亲自跑到北京街头,倾听着,观察着,分析着。游斗(指将文革中揪出的“走资派”、原来的所谓“地、富、反、坏、右”等捆起来在马路上游街示众或开斗争大会——编者注)的旋风刮遍了北京市的大街小巷,大大小小的“当权派”,包括中央和国务院部委领导同志,六七十岁的老人,也都戴上高帽,挂上大牌子,在卡车上作“喷气式”,受到各种难以忍受的训斥和侮辱。
她每天都看到一些传单,听到一些传说。“江青点了×××的名了!”“江青说×××是叛徒、特务!”“江青说……”江青只要说一句话,北京城的墙壁上、柏油路上就到处出现“打倒×××”、“油炸×××”的大字块,连德高望重的朱老总、贺龙、陈毅、李富春等老一辈革命家也在劫难逃。从中央政治局,到街道党支部,所有的党组织都被摧垮了,被中央文革和各种名目的“造反总部”代替了。全国数以百万计的大大小小当权派,成了“走资派”、“三反分子(即所谓“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编者注)”、“叛徒”、“特务”,被关进监狱,关进牛棚,关进“学习班”,靠边站了。党组织瘫痪了,政府瘫痪了,工厂瘫痪了,交通瘫痪了,人们整天掉在派性的漩涡里不能自拔——这就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那天,志新从街头回到母亲家里,一进屋,看到哥哥的衣服被撕破了,就找出针线,叫哥哥把衣服脱下来给他缝补。志新接过哥哥的衣裳,猛然间看到上面有一片陈旧的血迹。按照血迹的部位,她看到哥哥身上伤痕斑斑。她问哥哥是怎么回事?哥哥含泪述说了天外来祸——
原来,哥哥买了一个镜框,想镶一张毛主席像,但是像片大、镜框小,他就把像片的四周剪掉了一条,因此被打成“现行反革命”,遭到严刑拷打。哥哥刚说完,妹妹志勤在一旁抽泣起来。志勤在乐团工作,因为提琴拉得好,属于“业务尖子”,因此也遭到批判,说她是“黑尖子”、“提琴匠”,为“封资修”唱赞歌……
从哥哥、妹妹的不幸,看到了国家和人民的不幸,志新非常难过。受冲击的何止是“当权派”?连小学教员、乐队演奏员也遭到了无情打击。多灾多难的炎黄子孙啊!可是,谁是这灾难的制造者?谁是罪魁?
志新回忆着同父亲的一段谈话。
那是在天津旧居里,父亲同女儿久别重逢,唠了些别后之情,很快就谈到了国家的命运。父亲清瘦的脸上严峻得可怕。老人家已年逾八十,在人生的道路上经过无数坎坷,正在艰难地走着最后一段路程。他年轻时曾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过辛亥革命,为人刚正不阿,铁骨铮铮,不畏强暴,热爱祖国。他的爱国情绪对幼年的志新发生了重大的影响。父亲酷爱音乐,加上他家的楼下就是琴行,所以志新姊妹从小就喜欢音乐,成了天津市有名的“张氏三姊妹”小乐队,每次演出都哄动全城。虽然家境困难,常常用豆腐渣果腹,但老父亲还是积蓄了一些钱,给女儿买了两把小提琴。
父亲经常带着三个女儿为抗日救国作捐款演出,用音乐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种种倒行逆施。在漫长的岁月里,父亲到处寻找着富国强民的救国良策,但他终于没有找到。
解放了,盼来了共产党,十几年的时间,看到了中华民族逐渐强大。可好事多磨,国家总是一波三折,如今的这场“文革”,搞出所谓“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大武斗”,把好端端的中国糟蹋得不成样子,工不能工,农不能农,学不能学。他忍不住对女儿痛心地说: “如此下去,国家不堪设想,爸爸死不瞑目!大清的江山亡于慈禧,今日之中国将断送在何人之手?”说完,老人干枯的眼窝里噙满泪水……
列车在暗夜里前进。志新闭上眼,继续沉思着。
半月前,她带着一双儿女从沈阳奔向天津,是为了消除对儿女安全的忧虑,想不到,现在却带着对党和人民的更大忧虑从北京返回沈阳。
清晨,志新踏着地上的薄霜,走出沈阳站。刚踏上马路,突然,五六辆武斗卡车从身边呼啸而过,还隐约可见车上刺刀的寒光。卡车在视野里消失了,迎面又来了一列长长的队伍,拉着一大串“当权派”在游斗。志新不忍再看,赶紧拐进胡同。她路过几家工厂门口,又看到一大排 “牛鬼蛇神”大弯着腰 站立在厂门口“请罪”。志新急匆匆往家里飞奔。越走近家门,越想念亲人。她回到家,一进门见到爱人,第一句话就说:“老曾,这半个月我心里很乱,很不安,天津、北京到处在批斗、武斗,这样下去怎么得了!江青一手遮天,她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我怀疑!”
张志新回到了省委机关。熟悉她的人都说,她从北京回来后变了,变得沉默了。她总是一个人长时间思索着、苦恼着、探寻着。她几乎一句话也不说。沉默,一连数日孤独地沉默,这沉默是痛苦的,又是短暂的,就像一个蓄满山洪的水库,看上去连一点波纹也没有,可是一个大得可怕的爆发已经孕育成熟了。
一天,礼堂里又召开了批斗省委书记的大会。照例是老一套,挂牌子,戴高帽,搞喷气式,呼口号。人们对这一套早已看惯了,厌烦透了,却又不得不跟着做,谁敢说半个“不”?因为这是最时兴的“造反”,最纯粹的“革命”——“谁反对毛主席、反对文化大革命就砸烂谁的狗头”。然而,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在打倒×××口号声的极短间歇里,会场上响起了悲伤的啜泣声。这啜泣的人就是张志新。
志新再也忍不住了,她有许多的泪要流,有许多的话要说。会后,她在同志们面前流着泪愤慨地说:“口口声声说‘文化大革命’是保卫毛主席革命路线,可是现在毛主席身边还有几个人了?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打倒这么多人,省委领导全靠边了,难道这些人都是敌人?我想不通!老干部总是为党做过一些好事,有些人犯了一些错误,是否都该打倒?这里面有名堂!中央文革里有名堂!我对江青、叶群这些人根本不了解,对林彪说的做的我也无法信任!”
张志新的这些话是与同志们谈心时说的,她还没来得及公开讲出来,就同几万名原东北局、省委、省人委的干部一起被赶到了盘锦五七干校。大家刚放下行李,“清队”(即所谓“清理阶级队伍”,把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对毛主席“不忠”的人或所谓有“历史问题”的人揪出来斗争、管制,不论是否当权派,实际即全面“清洗”——编者注)的十二级黑风便席卷了干校所有的连队。多少无辜的好同志蒙受了不白之冤,一批又一批的共产党员被审查、专政,没过多久,睡在炕梢的那位副部长被迫自杀了。那一天正是元旦,这位老干部一个饺子也没吃,就吊死在荒凉的野地里了。死后,在她的脸盆里发现了她的亲笔遗书,上面只写了这样几个字——
“我当时不是党员,我没有出卖过同志。”
这哪里是什么遗书呀,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纯洁的心,是向文革讨还血债的控诉书!
张志新久久地凝望着这份遗书,泪水止不住地流呀,流呀,这不是软弱女子伤感的泪,这是忧国忧民的泪,正是这忧国忧民的泪水,浇开了光彩夺目的英雄之花,谱写了威武不屈的生命之歌!
(二)
张志新在干校忍着肝病的痛苦,白天和同志们一起劳动,拉车,她把身子尽力前倾着,使出全身的力气。手指粗的麻绳磨破了肩膀,碾碎了厚厚的垫肩,她咬破了嘴唇,坚持着,顽强地坚持着。夜里,借着暗淡的灯光,她一次次翻阅马列和毛主席著作,试图寻找答案,解决难题。她沉默寡言,忧心忡忡。
志新默默地劳动,默默地学习,默默地思索,在默默中形成一整套观点、看法,而一旦观点成熟,她便立即打破长时间的沉默,冲破林彪、“四人帮”所制造的封建法西斯的白色恐怖,不畏强暴,挺身而出,旗帜鲜明地、系统地阐发了自己的见解,在和同志们的交谈中,在连排会议上,在后来一次又一次的批斗会上,志新同志庄重申明——
“对江青我就是怀疑,对江青提点意见有什么不可以?中央文革到底是集体领导还是江青自己说了算?江青历史上到底是干什么的?江青审查了没有? 江青把很多电影、戏剧都批了,现在就剩几个样板戏,唱唱语录歌,这样搞下去,祖国的文化艺术不是越来越枯竭和单调了么?江青有问题为什么不可以揭?中央文革也可以揭么!”
“什么‘顶峰’?什么‘一句顶一万句’?什么‘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这样下去不堪设想!这不是树毛主席的威信,是树林彪自己的威信,我对林彪没有什么信任!”
“现在天天搞什么‘宣誓’‘早请示、晚汇报’,搞这个形式主义干什么?忠不忠于毛主席,主要看认不认识真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以来,毛主席坚持了正确路线,尤其是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确立了毛主席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第三次左倾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党,毛主席的威望不是靠大树特树树立起来的,是在几十年革命斗争中自然形成的, 毛主席在党的历史上建立的丰功伟绩是不容否定的。”
在那乌云蔽日、风雨凄凄的日子里,人们啊,连呼吸都要谨慎,连吃饭都提心吊胆,有谁敢对林彪、江青一伙说半个不字!“现行反革命分子”、“三反分子”等各种型号的帽子就像影子一样时刻追踪着无辜的人们。在这万马齐喑的时刻,张志新同志勇敢地说出了亿万人民的心里话,表达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心声,向着林彪、“四人帮”公开地挑战,公开地进击了。
同志们为志新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深深感动了,对她的革命气节十分敬佩,同时也为她的处境和命运忧虑不安。
同志们私下里找她谈话:“志新啊,你不能再讲下去,这是‘反革命’言论啊,无论如何,你必顺立即刹闸!立即刹闸!”志新理解大家的心,但是她回答说:“同志啊,这个闸我不能刹!你看看我们党被践踏成什么样子,看看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国家……”
为了“拉”她,一些好心的同志想出一个办法。叫志新最疼爱的女儿林林写信,要妈妈赶快刹闸。
志新读着女儿的信,泪珠在眼窝里滚,那些字儿歪歪扭扭、蹦蹦跳跳,多像天真的小林林!世界上最细心的是母亲的眼睛,志新在信纸上似乎看到有水渍,疑是泪痕,她知道,女儿的信并不是女儿的心。志新看完信,微微一笑,立即给女儿写了一封回信:“想念的林林,妈妈知道你的心。妈妈一定坚持真理,作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做值得你们热爱的好妈妈!”
整党开始了。“四人帮”玩弄着拿手把戏,向党的组织和党员又一次下手了。党员们已经二年没过组织生活,像风筝断了线,象孩儿离开了妈,他们重新聚在一起,心似大海翻腾。他们多么希望听听真正党的声音,多么想向党的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谈谈心里话,心里的话积得太多太多了,就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他们多么希望恢复党的组织,过过正常的党的生活。可是,党员们失望了。“四人帮”的“整党”是要彻头彻尾地整垮党,以“整党”为名,继续整老干部,整“不听话”的党员。他们逼迫一些党员承认“当了国民党兵”或说过某些言论等——检查,无休止的检查,交待,没完没了的交待。可是,就连这样的整党,张志新同志也不能参加, 她被立案审查了。
志新独自坐在炕上,房东和孩子们都出去了,屋子里空荡荡的。她再也忍不住了,泪水涌出眼窝。离开党的组织,离开同志们,在所有的痛苦中这是最难忍受的痛苦。她呆呆地坐在窗前,夕阳透过窗户照在她的脸上、身上。她的思想里掀起了一层层狂涛巨浪:难道我真的错了么?难道我真的离开了党?不,经过几个月的思考,不是我过于固执,也不是个性太强,我看不出自己错在哪里——怎么能向谬误投降?
古住今来,有多少革命者、科学家为捍卫真理而献出了生命,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卑怯者总是过于看重生命,只有真正的革命者才能比较出真理和生命的分量。她想起了伟大科学家哥白尼向宗教挑战的故事。
哥白尼为了捍卫“日心说”,遭到教会残酷无情的迫害,但是他至死不屈。接着,哥白尼的热情赞助者乔尔丹诺·布鲁诺,勇敢地接过哥白尼手中的火炬。在宗教猖獗的中世纪,他公然脱掉袈裟,向神圣的教会发动猛烈攻击。他到处宣布宇宙是无限的,整个宇宙没有中心。他被罗马教会视为异端分子,被教会当局的异端裁判所逮捕了,布鲁诺历经7年监禁而宁死不屈,于1600 年2月被判处极刑。教会在罗马城的鲜花广场燃起熊熊烈火,活活烧死了布鲁诺。布鲁诺在烈火中忍受着极大痛苦,却高昂着永不低垂的头。后来,鲜花广场的熊熊烈火,竟成了更加巨大的真理的火炬,照亮了罗马,照亮了欧洲,照亮了全球,照亮了未来的新世纪。
林彪、江青一伙就是在搞 20 世纪的宗教,两年来,他们妄图以他们的封建宗教邪说,扑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真理的火炬。不!这绝对办不到!张志新心情十分激动,她决心做一个高举真理火炬的共产党员。鲜花广场的火照红了志新美丽端庄的脸,她的眼睛迸射出兴奋的光。她写道,我没有离开真理,也就没有离开党。我决不是一个人,我同党在一起,同八亿人民在一起!哪怕暂时只有我一人,我也要参加整党。于是,她下了炕,对着镜子梳了梳浓黑的短发,坐在桌旁,开始了第一次“一个人的整党学习”。
张志新潜心阅读毛主席有关著作,系统地回顾了“文化大革命”以来出现的一些问题:
构成这场路线之争的内容究竟表现在哪些问题上?
它的由来、发展过程和内容又是怎样?
这是什么性质的斗争?什么特点?错的一方错在哪里?
她如饥似渴地向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向斗争学习,也向历史学习。她仔细地翻阅着历史,总结着历史的教训和规律——历史上曾经多次重复过这样的情形:
当过于强大的邪恶势力作为一种潮流突然袭来时,有少数的人便立即舍生奋起,不畏强暴,英勇搏击,于是就成了英雄,为祖国和人民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业绩;而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则在强大的潮流冲击下,不得不将愤怒和真话埋在心底,以致不得不跟着走一段路,正如雄鹰有时也顺风滑行一样,但这沉默是短暂的,而一旦人民从沉默中奋起,那就是反动派的殉葬日。在黑云压城的形势下,照例少不了投机者,他们出卖曾经一起工作过的同志,也出卖原来信仰的真理,追随邪恶势力,坑害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最无耻的人连在一起。自然,又有少数的自私者、懦弱者,违心地成了温顺的奴隶,作了些亲者痛仇者快的事——
英雄、人民、投机者 、懦弱者,这都是历史剧必然存在的人物。而真正的投机者恶人,终归是少数。
当乌云过去胜利到来的时候,人民将敲响锣鼓,欢呼英雄,奏起哀乐,悼念烈士。“帮凶” 们将受到历史的公判,在公判中求得新生,而懦弱者、自私者,也将受到“良心”的审判,在哀乐声中忍受精神鞭子的抽打,那痛苦将是长期的和难以忍受的……
张志新决心向英雄们学习,做独立支撑的大树,背靠马列,扎根大地,同林彪、江青一伙斗争到底!这次“个人整党”的学习收获很大,她眼含热泪,向党写下了心里话: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应当无所畏惧的。她襟怀坦白,因为不是为了谋求什么私利,不是维护利益相关的某一宗派和阶层,所以不能不坚持真理,不能不旗帜鲜明,政治上采取诚实的态度,是有力量的表现, 采取欺骗的态度,是软弱的表现,我要敢于正视真理,不管真理使人多么痛苦!
整党尚未结束,“四人帮”在辽宁的那个死党就下了逮捕令。
1969 年9月24日,在清队的“台风”中时刻惴惴不安的同志们被聚到广场上,他们原以为开什么批判会,可万万没想到,是逮捕张志新同志的大会。张志新的爱人曾真,事先一点也不知道,走进会场时才看到“批斗现行反革命分子张志新”的大字横幅,他几乎晕了过去。曾真同志望着台上的志新,心中百感交集,但是他不敢掉泪,因为没有哭的权利。他把泪水吞进肚里, 胃溃疡发作了,他用拳头顶住胃部,一眨不眨地望着亲爱的志新,朝夕相处的亲人。
例行步骤作完了,张志新被戴上手铐。她昂首挺胸,向吉普车走去。曾真怎么也想不到,这就是他同亲人的永别!(本站注:张志新被捕那一刻的具体情景,请参阅本文末附文《韶华:噩梦年代里的张志新》,作者目睹全部过程)
张志新被抓走了。但这并不是“四人帮”死党的全部目的。他要抓一儆百,要叫全体干部、群众在江青“女皇”的面前垂手称臣、匍匐在地。在逮捕大会之后,全干校再一次刮起了十二级“台风”,他们叫嚷:张志新背后没有人,没有个摊摊,她的胆子不会那么大,要注意阶级斗争新动向,要将计就计,要盯住那些同情者、支持者,予以狠狠的打击!
在黑风阵阵的暗夜里,各连队都在开会,人人都要表态、声讨,同张志新“划清界限”,但是,张志新就像一颗火种,在风暴中没有熄灭,反而变成照耀全干校的火炬。在所谓“肃清流毒” 的会上,巍巍然又站立起一个宁死不屈的革命者,他斩钉截铁地说:“我看不出张志新同志错在哪里!共产党员向组织公开阐明自己的见解怎么是犯法?她的观点有道理!”
这位同志当即被捕,判了18 年徒刑,投进了监狱。但是,更多的同志已经被镣铐的铿锵声唤起,斗争在继续……
(未完,点击这里:接下页)
点击这里:到“纪念张志新烈士专辑”
【延伸阅读】 |
![]() |
|
(本站 2004-06 编辑发布 / 2018-04-16 更新) |
![]() |
|||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9.0以上浏览器 | |
|||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 联系本站 E-mail: yxj701@163.com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