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语文教育| 陋室斋| 教育理论 | 教育随笔 | 教育技术| 师生Webquest| 行知研究| 历史瞬间| 视听苑 |留言板

   导航>首页>陋室斋>应天常教授论电视文化>我的主持人朋友(系列)-鞠 萍

| 您好!今天是

-----------------------------------------------------------------------------------------------------------------------------------------------------

     

 

 

 

 

·广州大学新闻传播系原副主任/应天常·

 

----------------------------------------------------------------------------------------------------------------------------------

 

----------------------------------------------------------------------------------------------------------------------------------

这位如今40多岁的“鞠萍姐姐”是央视的资深主持人,她为中国少儿节目的主持创造了一种模式——声音带有鼻腔泛共鸣的甜腻、用说唱交流方式逗趣逗乐……她就这么把《七巧板》节目整成孩子们喜爱的电视大餐。

  

尽管少儿节目容易老化,孩子们审美疲劳比谁来得都快,但是同她的介绍人陈铎相比,鞠萍的央视生涯波澜不惊却又获奖连连。我发现这同她的严谨、同她的交际方式打上“鞠萍姐姐”的印记有关。这很聪明。

“鞠萍姐姐”如今也快要成“鞠萍奶奶”了……

我同她在广州有过一次深谈探究角色转型的问题,后来发表了《同鞠萍谈儿童电视》。我问:你怎么能在我的儿子、我的孙子眼里都是“姐姐”呢?她有点尴尬。我说日本有个“姐姐型”儿童节目主持人将自己的恋爱、结婚、怀孕过程纳入节目内容,产假后抱着宝宝来主持节目,孩子们都叫她“阿姨”了。

鞠萍瞪着大眼睛听我说完,跳到我面前,调皮地指着我的鼻子说:“如果在我们中央电视台,领导肯定把你(这个节目)给毙了!”

但是,在电视里我们已经看不到“鞠萍姐姐”了。它昭示了一个定律:固守而排斥转型的主持人必然走向黯淡。
                        
                                          (2007/05)

以下图片、视频均来自网络,本站搜集整理)

 

    曾经“鞠萍姐姐”是很多孩子们的偶像,是那样可亲可敬……其实,“鞠萍阿姨”或“鞠萍奶奶”同样可以是可亲可敬的呀!

 

  网友说:希望“鞠萍姐姐”成功“转型”,继续成为孩子们可亲可敬的阿姨、奶奶……“角色理顺”靠自己哦。被一代代人叫“姐姐”总是不可能的。

          本站链接视频:鞠鞠萍作客 央视“艺术人生”访谈片段

 

 
 

                                          


                         到“陋室斋”/span>

 

                                                                                                       

 

版权所 ©【语文·教育·研究】网 '2003 注意:建议选择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768辨率访问本站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联系 E-mailyxj701@163.com

备案序号ICP备07002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