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文史哲>陋室文化>辛子陵:走出《共产党宣言》的误区(转载) - P.2. | | 您好!今天是: | |
![]() |
![]() |
|
近 期 评 论 |
点击:更多评论
时政
教育/文化
重读历史
点击:到“陋室文化”栏目…
走出《共产党宣言》的误区 |
·辛子陵· |
撰稿:辛子陵 来源:http://blog.renren.com/share/242010375/4304825373 本站编辑转载 (浏览数: 人次) |
(点击这里:承上页) |
共产党人反对了一百多年的资产阶级并不是天生的罪人和坏蛋。他们是第三等级中最勤劳、最能干、最精明、最优秀的一部分。他们的祖先是农奴,他们的父辈是城关市民。《共产党宣言》中说:“从中世纪的农奴中间产生了初期城市的自由居民;从这个市民等级中间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正确地指出:“资产阶级争得自己的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它所造成的生产力却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它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方式,是机械化大生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它最积极地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一方面又提出政治主张:为解放穷苦工人,必须以暴力革命的手段消灭私有制,剥夺资产阶级,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这个“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的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是《共产党宣言》的根本性错误,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中的空想社会主义成分。
在《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候,正是英国宪章派准备在伦敦发动起义的前夕,接近爆炸的阶级斗争形势,对工人的同情和对资本家的义愤,使他们在定稿时带上了道德感情色彩,错误地给资本主义判了死刑,要消灭私有制,消灭资产阶级,结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且一定要用暴力。
马克思、恩格斯所倡导的社会主义革命,由此成为一种打着解放工人阶级的旗帜摧毁先进生产力的暴力社会主义运动。他们与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利叶、欧文的区别是:三大空想家是说服国王和政府采纳和实行他们理想社会的方案;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人数日益众多的无产阶级可以作为未来社会主义运动的物质载体,认为通过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就能改造社会。
恩格斯宣布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以此为题目写了一本论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小册子。但所谓的“科学”是手段的有效性,而不是目标的现实性,其目标中的空想成份,并没有改变。共产主义是他们的奋斗目标,按照马克思的设想,这个社会是建立在“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⑧ 的经济基础上,这就是说,共产主义需要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
资本主义是靠科学技术为支撑的新的生产方式,创造了高于封建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战胜并取代封建农奴制的。共产主义者手里没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有的仅仅是劫富济贫的义愤和实现改朝换代的革命暴力,这就注定了共产主义运动在有些国家可以夺取政权,可以实现改朝换代,也可以在改朝换代后做出一些辉煌的业绩(如苏联参加世界民主阵营,为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做出重大贡献),但不可能创造高于资本主义劳动生产率的生产方式,不可能取代资本主义。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失败的根本教训
“科学社会主义”误导了包括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在内的几代 共产党人,从革命理论变成了许多国家的政纲,变成了千百万人的政治诉求和社会实践,最终成为震撼全球的共产主义运动。
共产党人以为只要凭借手中的暴力夺取了政权,就能随心所欲地改造社会,创造历史。
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一文中曾经盲目地自信:“资本主义可以被彻底战胜,而且一定会被彻底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造成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⑨ 列宁这篇文章的副题是《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他想通过发动群众加班加点、不领工资的办法创造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布尔什维克的政治鼓动很快就失灵了。经过70 多年的拼命努力,苏联也没有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来。
1967 年苏联官方公布的国民生产总值为当年美国( 32,715 亿美元)的 67% ,此后再未公布。据西方权威机构联合调查,苏联解体前1989 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5,120 亿美元,不到美国的1/10(美国同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是64,319 亿美元)。可见当年苏联统计公报水分之大。⑩ 这样一种落后的、反科学的“科学社会主义”样板,理所当然地被历史所淘汰,其高级阶段共产主义随着苏联的解体自然也就幻灭了。
毛泽东也深知,劳动生产率,发展速度,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生命线。他在八大的预备会上说: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是美国。美国只有一亿七千万人口,我们人口比它多几倍,资源也丰富,气候条件跟它差不多,赶上是可能的……人家一亿七千万人口有一万万吨钢,你六亿人口不能搞它两万万吨、三万万吨钢呀?你赶不上,那你就没有理由,那你就不那么光荣,也就不那么十分伟大……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⑾
![]() |
毛泽东发动“大跃进”,放出豪言:两年要在钢产量上超过英国。英国1957 年钢产量是两千万吨,中国是五百三十五万吨。1958 年,毛下命令钢产量翻一番,达到一千零七十万吨。命令九千万人“土法炼钢”,巨大的资源浪费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不算,还赔了(贴补)四十亿人民币,占1958年财政收入的1/10,⑿ 生产几百万吨无法利用的铁垃圾,上演了一出劳民伤财的大闹剧。
而真正实现超英赶美,是在改革开放后的2006 年,不仅在钢产量上超过了英国和美国(2006年中国钢产量四亿一千七百五十万吨,包括英国的欧盟二十五国钢产量一亿九千八百九十万吨,包括美国的北美自由贸易区钢产量一亿三千三百五十万吨)⒀ ,且在国民经济总规模达到了世界第四,超过了英国。不过这不是按照毛泽东的“革命路线和革命道路”,不是按照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苏联模式赶上和超过的,而是按照受到毛泽东严厉谴责、据说可以导致“亡党亡国”的“修正主义路线和资本主义道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路线赶上和超过的。中国如不是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会像苏联一样被开除球籍。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科学社会主义”经过七十多年拼死努力,苏联和中国为发展经济赶超资本主义国家付出了饿死五千万人的代价(苏联饿死一千三百万,中国饿死三千七百万)。伟大使徒们的错误就是把手段的有效性和目标的现实性混为一谈,把手段当作目标,殊不知夺取了政权,推翻了资本主义制度,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不等于创造了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他们高扬“科学社会主义”旗帜,没收资本主义工商业,消灭小农经济,自以为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建立一个更高级的社会而斗争,实际上恰恰是在阻碍和破坏生产力,消灭建立更高级社会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消灭了,先进生产力也随着被消灭了。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带给社会的是永远的贫穷落后,永远的缺吃少穿,永远的票证经济。这是20世纪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共同经历
【本站评注】这样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却有着大致相同的经历和失败,这难道不正是规律使然?难道不值得我们冷静、客观地思考?中国固然依旧称为“社会主义国家”,可除了共产党执政,国企稍多一些,还有多少“毛氏、苏式社会主义”的影子呢?何时能在实践上赶上和超过北欧的“民主社会主义”?
从1945年到1991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人民恢复和发展的四十五年。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除美国外大家都从战争废墟中走出来。这四十五年是两种制度和平竞赛的四十五年。四十五年的比较,谁优谁劣?谁代表先进生产力,谁阻碍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谁给普通民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物质利益,谁用大话和空话欺骗了民众?人民已做了结论,历史也已做了结论。
东西德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对峙的前哨,二战后它们发展起步的经济基础是一样的。马克思的子孙们仔细地、深入地、长期地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做了对比。
“科学社会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一条就是消灭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从1945 年开始,东德的企业主即资本家们即开始往西德逃亡。东德统一社会党(共产党)开始认为让这些资产阶级分子走掉是件好事,可以净化社会,减少反对派,有利于党的统治,不仅没有阻止,还给他们发了前往西德的通行证。到1961年跑了270 多万人。后来发现,不仅资本家跑了,科学家、教授、医生等知识分子以及一些技术工人都往西方跑。这股逃亡浪潮愈演愈烈,直接威胁到了东德的生存,于是修筑了“柏林墙”。
(未完,接下页)
【注释】
⑻ 见《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9卷第23页
⑼ 《伟大的创举》,见《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6页
⑽ 何方:《从延安一路走来的反思》,明报出版社2007年版,下卷第762~763页
⑾ 这篇讲话以《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为题,收入《毛泽东选集》第5卷,引文见295~296页
⑿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下卷第712页
⒀ 见MEPS《世界钢铁总揽》
【延伸阅读】 |
![]() |
|
(本站 2009-04 编辑转载 / 2022-04-07 更新) |
![]() |
|||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9.0以上浏览器 | |
站长 | ||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 联系本站 E-mail: yxj701@163.com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