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陋室斋>应天常教授论电视文化>《马后炮·序言》:新闻都是马后炮 | 您好!今天是: |
|
|||
![]() |
||
|
||
本站其它链接 |
||
搜索本站更多内容 |
||
![]() |
![]() |
作者:应天常 来源:《马后炮》 本站编辑发布 |
【本文作者注】此“序言”约稿人邱戈先生(原南方电视台副台长)不幸因车祸罹难,笔者应邀参加了《马后炮》首发式并致辞。成就“马后炮”有邱戈先生的鼎力之功,特将此文附骥网页以示悼念之情。(点击相关悼念博客) |
几年前听说广东南方电视台《马后炮》节目开播,没怎么在意,只会意一笑,觉得栏目名字起得不错,因为新闻评论大抵产生于新闻事实发生之后,一律的“马后炮”。后来有人告诉我说,节目在广东媒介竞争中算是个亮点,于是抽时间一连看了几期,果然匹夫“悍马”,炮声隆隆,言辞锐利、愤青感强烈,颇觉痛快。后来接到通知去参加节目评奖会,就欣欣然投了《马后炮》一票。
《马后炮》不靠包装炒作就火了起来,听说经历过困惑和黯淡,但现在看,它定位比较清晰,从民生视角关注社会热点,发表颇有些见地的议论,受到市民青睐是不意外的。我与主持人马志海素昧平生,节目也看不多,也不善捧场,爱挑刺儿,现在回想投他的那一票,可能包含了几多鼓励、几多维护。因为毋庸讳言,当今电视媒介,新闻立台不易,言论立台不易,马后“炮”更不容易。
电视新闻评论不易,却有个值得研究的现象——我国的电视主持人节目却是从新闻评论类节目开始起步的。虽步履蹒跚,人们却乐此不疲。当中央电视台的庞啸作为中国第一位节目主持人于1980年7月12日创办《观察与思考》时,这位青年记者可能没料想到,这个政治气候刚回暖就破土而出的新闻评论节目,在它后来延续的近10年间却要“悲壮”地经受“三起三落”的折腾,直到1988年10月第三次“改版”,虽启用美女主播肖晓琳也因元气大伤而无疾而终,电视史上留下了一串带时代印记的省略号。
但是《观察思考》也留下了一些珍贵的东西。在新闻体制制约、舆论监督功能未充分开发的情况下,央视电视工作者竟然在“皇城根”勇闯“雷区”搞新闻评论,那“太岁头上动土”的精气神儿对后来的“探雷”者也许是一种鼓舞。如今,在南方电视台《马后炮》的身上,我们似乎又看到了这种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热情和果敢。
挑开了说,《马后炮》今天之所为,包含着对当下新闻管理体制的某种疏离或超越。退一、二十年看看,一个愣头青在咱们国家体制的电视媒介“口无遮拦”言辞犀利地放"炮",那简直不可思议。稍不留神只抓你一两“炮”就把你给“灭”了——难怪一位新闻界的老前辈私下对我说:“一看马后炮,我就心惊肉跳”。
封闭的体制注定是忧虑的产物,它依靠惶惶然的小心运作以维系“忧虑的支撑”。但是,社会在进步,执政理念要转变,体制似乎已心照不宣地允许甚至适度勉励媒介,用巧妙的尝试性粉饰,掩盖现行体制某种僵化专制的印记——而在这时,僵硬的媒介意志对体制惯性的执拗的“忧虑支撑”是致命的,它排斥创造,保护平庸,禁锢思想,从这个角度说,南方台《马后炮》放了三年“炮”,谢天谢地,这是观念更新的产物,愿节目创新的“历险”不至于突然“关闸”。
比如,主持人应不应该将自己真实的一面毫不掩饰的袒露在观众的面前?这可能是许多主持人一下子说不清的问题。当下一些主持人不无“忧虑”地拘囿于文本操作、定位于“说话的工具”、“有生命的话筒”,而马志海在“媒介人格化”的路上迈出了自己的步伐。主持人“人性信息”的释放满足了受众求真、求实的审美期待,而主持人个人因素对节目的选择性渗透,也成为节目创作的原动力,成为节目构成的最有特色的元素,甚至成为《马后炮》成败关键。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它的意思是,媒介在传播内容的同时,也传递出媒介与受众间的关系信息,即传播者与观众的亲疏程度,这种亲疏度对传播效果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观众会因为喜欢某个主持人而“爱屋及乌”忠实于一个栏目、追捧一个频道。
如今,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论断正在“物化”为一种优化的媒介策略:捆绑经营。所谓“捆绑经营”,就是将节目主持人与节目生产流程融为一体,让它们一道深入人心。上世纪90年代央视的节目编导有过这样的尝试,尝到了甜头。比如《东方时空》“捆绑”推出了白岩松、水均益,《实话实说》“捆绑”推出了崔永元,《幸运52》推出了李咏,《开心辞典》推出了王小丫,当然还有其他如湖南电视台的《快乐大本营》推出了李湘、广州电视台的《新闻日日睇》推出了陈扬……这些主持人同节目一起横空出世,一炮走红。 (未完,接下页)
(2011年4月25日发布)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应天常教授-电视语态:从文本到人本 |
下一篇:应天常 - 寂寞悲壮的执着与坚守——评纪录片《风雪可可西里》 |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原名【语文·教育·研究】)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 | |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联系本站 E-mail:yxj701@163.com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