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育·文史哲>本站评论>【转载】《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撰文:这35项卡脖子技术只是冰山一角!(P.2.) | | 您好!今天是: | |
|
|
散文 小说——
视频、时评、重读历史:
![]() |
|
转载:《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撰文 |
这 35 项卡脖子技术只是冰山一角! |
· 《科技日报》总编辑 刘亚东 · |
原发:搜狐网/科技(2018-07-08) 本站 2019.01.27 编辑转载 本站发布(本页浏览: 人次) |
(点击这里:承上页) |
17、铣 刀
《为高铁钢轨“整容”,国产铣刀难堪重任》(2018年5月24日报道)
随着我国近年来高铁的迅猛建设,钢轨养护问题也愈加让业内专家忧心。若养护不到位,不仅折损生命周期,还存在高风险隐患。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双动力电驱铣磨维护机器人装备——被称为钢轨‘急救车’的铣磨车可为钢轨“保驾护航”。但铣磨车最核心部件铣刀仍需从国外进口。铣刀的材料是一种超硬合金材料。对其中金属成分我们已然了解,但就是不知人家是怎么配比、合成的,如同琢磨某种中药的祖传秘方、各种药材比例是多少,都不甚明了。(点击报道全文)
18、高端轴承钢
《高端轴承钢,难以补齐的中国制造业短板》(2018年5月25日报道)
作为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零部件,轴承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无论飞机、汽车、高铁,还是高精密机床、仪器仪表,都需要轴承。这就对其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提出了高要求。而我国的制轴工艺已经接近世界顶尖水平,但材质——也就是高端轴承用钢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高端轴承用钢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基本上被世界轴承巨头美国铁姆肯、瑞典SKF所垄断。前几年,他们分别在山东烟台、济南建立基地,采购中国的低端材质,运用他们的核心技术做成高端轴承,以十倍的价格卖给中国市场。炼钢过程中加入稀土,就能使原本优质的钢变得更加“坚强”。但怎么加,这是世界轴承巨头们的核心秘密。
19、高压柱塞泵
《高压柱塞泵,鲠在中国装备制造业咽喉的一根刺》(2018年5月28日报道)
液压系统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部件之一,一切工程领域,凡是有机械设备的场合,都离不开液压系统。高压柱塞泵是高端液压装备的核心元件,被称作液压系统的“心脏”。中国液压工业的规模在2017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但产业大而不强,尤其是额定压力35MPa以上高压柱塞泵,90%以上依赖进口。 国内生产的液压柱塞泵与外国品牌相比,在技术先进性、工作可靠性、使用寿命、变量机构控制功能和动静态性能指标上都有较大差距,基本相当于国外上世纪1990年代初水平。
20、航空设计软件
《航空软件困窘,国产飞机设计戴上“紧箍咒”》(2018年5月30日报道)
自上世纪1980年代后,世界航空业就迈入数字化设计的新阶段,现在已经达到离开软件就无法设计的高度依赖程度。设计一架飞机至少需要十几种专业软件,全是欧美国家产品。国内设计单位不仅要投入巨资购买软件,而且头戴钢圈,一旦被念“紧箍咒”,整个航空产业将陷入瘫痪。据媒体报道,设计“歼-10飞机”时,主起落架主承力结构的整个金属部件是委托国外制造。但造完之后,起落架的收放出现问题,有5毫米的误差,只好重新订货制造。仅仅是这一点点的误差,影响了歼-10首飞推迟了八九个月。没有全数字化的软件支撑,任何一点细微的误差,都可能成为制造业的梦魇。
21、光 刻 胶
《中国半导体产业因光刻胶失色》(2018年5月31日报道)
我国虽然已成为世界半导体生产大国,但面板产业整体产业链仍较为落后。目前,LCD用光刻胶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核心技术至今被TOK、JSR、住友化学、信越化学等日本企业所垄断。就拿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京东方来说,目前已建立17个面板显示生产基地,其中有16个已经投产。但京东方用于高端面板的光刻胶,仍然由国外企业提供。光刻胶主要成分有高分子树脂、色浆、单体、感光引发剂、溶剂以及添加剂,开发所涉及的技术难题众多,需从低聚物结构设计和筛选、合成工艺的确定和优化、活性单体的筛选和控制、色浆细度控制和稳定、产品配方设计和优化、产品生产工艺优化和稳定、最终使用条件匹配和宽容度调整等方面进行调整。因此,要自主研发生产,技术难度非常之高。
22、高压共轨系统
《高压共轨不中用,国产柴油机很受伤》(2018年6月4日报道)
(略。点击这里:浏览相关报道)
23、透射式电镜
《我们的蛋白质3D高清照片仰赖舶来的透射式电镜》(2018年6月6日报道)
(略。点击这里:浏览相关报道)
24、掘进机主轴承
《自家的掘进机却不得不用别人的主轴承》(2018年6月7日报道)
主轴承,有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的“心脏”之称,承担着掘进机运转过程的主要载荷,是刀盘驱动系统的关键部件,工作所处状况十分恶劣。与直径仅有几百毫米的传统滚动轴承相比,掘进机主轴承直径一般为几米,是结构最复杂的一种轴承,制造需要上百道工序。就掘进机整机制造能力而言,国产掘进机已接近世界最先进水平,但最关键的主轴承全部依赖进口。德国的罗特艾德、IMO、FAG和瑞典的SKF占据市场。
25、微 球
《微球:民族工业不能承受之轻》(2018年6月12日报道)
微球,直径是头发粗细的三十分之一。手机屏幕里,每平方毫米要用一百个微球,撑起了两块玻璃面板,相当于骨架,在两块玻璃面板的缝隙里,再灌进液晶。少了它,你正盯着的液晶屏幕将无法生产。没有微球,芯片生产、食品安全检测、疾病诊断、生物制药、环境监测……许多行业都会陷入窘境。仅微电子领域,中国每年就要进口价值几百亿元人民币的微球。2017年中国大陆的液晶面板出货量达到全球的33%,产业规模约千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但这面板中的关键材料——间隔物微球,以及导电金球,全世界只有日本一两家公司可以提供。这些材料也像芯片一样,给人卡住了脖子。
26、水下连接器
《水下连接缺国产利器,海底观测网傍人篱壁》(2018年6月13日报道)
(略。点击这里:浏览相关报道)
27、燃料电池关键材料
《少了三种关键材料,燃料电池商业化难成文章》(2018年6月14日报道)
国外的燃料电池车已实现量产,但我国车用燃料电池还处在技术验证阶段。我国车用燃料电池的现状是——几乎无部件生产商,无车用电堆生产公司,只有极少量商业运行燃料电池车。多项关键材料,决定着燃料电池的寿命和性能。这些材料我国并非完全没有,有些实验室成果甚至已达到国际水平。但是,没有批量生产线,燃料电池产业链依然梗阻。关键材料长期依赖国外,一旦遭遇禁售,我国的燃料电池产业便没有了基础支撑。
(下略。欲浏览全部内容,可点击这里)
【本站编后:当我们看完这篇文章,须记住《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先生所言:“这些只是冰山一角”!不知谁出的馊主意,编辑制作电视片《厉害了,我的国》,产生强烈误导国内外受众的客观效果?】 █
手机扫描右侧二维码,可以浏览本文手机版 |
![]() |
【相关链接】 |
![]() |
|
( 2020-05-01 更新) |
![]() |
|||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9.0以上浏览器 | |
|||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 联系本站 E-mail: yxj701@163.com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