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育·文史哲>重读历史>反右专辑>章伯钧:关于成立”政治设计院“的发言(《人民日报》1957年…) | | 您好!今天是: | |
![]() |
|
![]() |
||||||
|
1957年5月22日《人民日报》报道 | |
![]() |
|
|
|
撰稿:人民日报 来源:原载《人民日报》1957年5月22日) 本站编辑转载 (本页浏览:人次) | |
【本站按】迄今为止,还能看到某些正规党史出版物在论证“反右运动有必要,错误仅仅是‘扩大化’”时,某些人依然把所谓“他们企图在我们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外,另外成立某种国家权力机关,例如所谓‘政治设计院’……”,还有什么“要与共产党轮流执政”,指名或不指名地作为章伯钧的右派言论,令人费解。以当年《人民日报》发表文字为凭——章伯钧的原话是“政协、人大、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应该是政治上的设计院”——这无疑是从这些已存在机构的属性、职责、任务方面来说的建言,是说要“另外成立”什么“权力机关”吗?这不是指鹿为马又是什么?而所谓“轮流执政”,是章伯钧在座谈发言中批评某人这一说法时引用之语(这已为统战部后来查阅当年会议记录后确认,并转告章伯钧家人) 但在批斗会上,因毛领袖在后来的《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中已经钦点“民盟”和章、罗——毛说:“民盟在百家争鸣过程和整风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特别恶劣。有组织、有计划、有纲领、有路线,都是自外于人民的,是反共反社会主义的。还有农工民主党,一模一样。这两个党在这次惊涛骇浪中特别突出。风浪就是章罗同盟造起来的。”,在毛领袖的指挥下,“群众斗争”排山倒海,章伯钧已是百口莫辩…… 章伯钧是至今中央为未批准“改正”的中央级5个“右派”之一。但事实毕竟是事实,上世纪80年代,“右派”章伯钧的骨灰已被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在纪念章伯钧的有关座谈会上,统战部领导也给以客观的充分肯定,并未指出他有过什么“错误”——如此矛盾的事情是很有“中国特色”的。(鼠标置于此段,可显示章伯钧简介) 章伯钧的“政治设计院”说法曾被当作当时著名的典型“右派言论”之一,全国批判。“反右”已过去半个多世纪,如今我们再回首看看当时被毛钦点的“右派”典型,看看所谓“右派言论”,即便从执政党和国家发展来说,有多少“错误”“恶意”可言?判断一下,到底为什么毛必欲拿下章伯钧等人? |
● 现在工业方面有设计院可是政治上没有设计院
“共产党的民主精神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效果”
民盟副主席章伯钧说,今天他谈个人的意见:第一点,近 20多天来,全国各地都在谈论人民内部矛盾,帮助共产党整风,提出了很多意见,看来是很正常。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的政策,共产党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民主精神,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效果。这在中国政治史上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都是一件新的事情。兄弟国家很重视。帝国主义国家想找我们的毛病,但找不到。
比如近两周来提出的学校中的党委治校的问题,引起了很多的讨论。就我接触到的朋友来说,大家的看法基本接近,都认为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缺少的,党是可以从政治上领导科学的。但是,另一方面,大家也都感到这种制度有缺点,发生了宗派主义、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缺点。因此,大家认为应该更多地听取教授和学生的意见。这证明,鸣,放,并不影响共产党的领导,而是愈益提高了共产党的威信。
现在应该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最近我参加了北京的一些座谈会,感到仍有人没有把话说完。在一次高级技术人员座谈会上,有人发言后问我到底怎样,下边可能顾虑更多。因此,今后应该彻底地广开言路。现在光是中上层人物的意见,固然能够反映很多方面的意见,但是,还应该普及到下层才好。下层干部在几年来对国家贡献很大,其功不小;但是犯了不少错误。因此希望这次整风能听一听基层人民的意见。
● “党内一决定就那么干下去是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
其次,谈几个问题:几年来,特别是从去年政协会议以后,国家领导方面很重视各方面的意见,民主生活日渐丰富。今后有关国家的政策、方针性的重大问题,可以多听一听各方面的意见。如这次整风,结合检查改进工作,当然是好的。
过去,作了许多轰轰烈烈的好事,但是,有些事情也给国家带来了损失。如果在工作进行之初,就多听听人大常委会、政协、民主党派的意见,就可以少走弯路。如扫盲运动、五年一贯制、推广双轮双铧犁等问题,如果事先经过国务院的部长们,根据材料,多方面地进行讨论,或经过民主党派、高级知识分子、专家的讨论,就会减少损失。如果党内一决定,就那么干下去,是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的。
又如体制问题、中央和地方的分权问题,去年只交地方党委书记和少数党外高级干部进行讨论。主要是党内讨论。应该利用政协、人大的各种委员会、民主党派去讨论,这些人都有相当的认识和经验。再如文字改革,我认为既不是国防机密,又不是阶级斗争问题,是一个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却只由少数热心分子作了讨论。这样,是不是人人都搞通了呢?我看包括党内的一些同志,大有问题,相当混乱。如果文字改革问题,等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我没有意见,我不能反对;如果是文化问题,就应该在党内外展开讨论,应该多从学术、政治、道理上进行讨论。
陈梦家在文汇报上的意见,我部分地同意。
● “政协、人大、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应该是政治上的设计院”
现在工业方面有许多设计院,可是政治上的许多设施,就没有一个设计院。我看政协、人大、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应该是政治上的四个设计院。应该多发挥这些设计院的作用。一些政治上的基本建设,要事先交他们讨论,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现在大学里对党委制很不满,应该展开广泛的讨论,制度是可以补充的,因为大家都是走社会主义的路。这样搞,民主生活的内容就会丰富起来。
政协、人大不要等到期满,今年就可以进行明年所要作的大事的讨论,不能全靠视察制度,对国家准备作的事情要经常地讨论。
近来,政协委员到了下面视察工作,工作是增多了。但还不能停留于视察工作,要进一步让大家经常讨论国家的重大问题。
● “国务院开会常拿出成品,这种形式主义的会议可以少开”
大多数教授都反映说会多,这要看什么样的会。如果是干篇一律的报告会,形式主义的会,最好是少开一点。比如国务院开会常是拿出成品要我们表示意见,这样的形式主义的会,是可以少开的,但如果能够提出问题,拿出材料认真讨论,有丰富的内容,能够发挥各个人的见解,这种会大家不会感到多的。关于体制问题,如何搞,大家可以深刻讨论,文字改革问题也可以由大家讨论。
在政协、人大常委会里面,共产党中央要考虑放上一批能干的共产党员。共产党的许多领导同志,有知识,有精力,可否在统一安排的原则下,分配一部分参加到上述机构里面,经常同各方面的人士交换意见,而不要像现在的一些共产党的同志那样,只是看看你们怎么讲,今后人大常委会、政协讨论问题,各部应该有常务部长出席,代表各部说明政策。这不是资本主义国家议会政治。
近一两年来,政府对于老年的知识分子,有所安排,收到了极大的效果。但是,还有些名望较小的社会知识分子,思想已经起了很大变化,生活也有困难,政府应当有适当的政策,逐步地解决他们的问题。
● 镇反、三反、肃反中的遗留问题,一再讨论,党和政府应该下决心,检查一下。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在革命中发生了极大的作用。这方面的经验还得总结一下。从马克思、列宁那里找理论根据教育共产党员,那固然必要;但是还不如从实际生活中,从孙中山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开始直到现在的统一战线工作,作一个总结。对党员的教育作用更大。在作某一部门的总结的时候,也可以请有关各民主党派参加,这也可以少发生一点主观主义的毛病。 □
(原载1957年5月22日《人民日报》)
本站2009年11月转
【上一篇】民主党派负责人在统战部座谈会上 提出尖锐批评和改进工作的积极建议
【下一篇】罗隆基:关于成立“平反委员会”的发言(1957.5.23.)
点击右图返回: 1957年《人民日报》上的 “整风-反右”历史记录 |
![]() |
![]() |
|||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9.0以上浏览器 | |
|||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 联系本站 E-mail: yxj701@163.com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