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重读历史>《人民日报》历史记录>毛泽东:《文汇报》在一个时间内的资产阶级方向(1957.6.14.) | | 您好!今天是: | |
![]() |
![]() |
![]() |
|
![]() |
来源:1957年6月14日《人民日报》 本站编辑转帖 信息获取:2006年6月 (本页浏览:人次) |
【本站按】毛泽东曾经十分欣赏《文汇报》。1957年3月,他在接见《文汇报》总编辑徐铸成时还盛赞,“你们《文汇报》实在办得好,琴棋书画,花鸟虫鱼,真是应有尽有。编排也十分出色。我每天下午起身后,必首先看《文汇报》,然后看《人民日报》,有空再翻翻别的报纸。”那么,短短几个月后,毛泽东却亲自操刀大批《文汇报》,何故? 在“整风—反右”期间,毛泽东公开发表了两篇批判《文汇报》的文章,都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第一篇即6月14日发表的这篇(本页),毛泽东道出批判《文汇报》的原因:《文汇报》和《光明日报》“在一个时间内利用‘百家争鸣’这个口号和共产党的整风运动,发表了大量表现资产阶级观点而并不准备批判的文章和带煽动性的报道”。该篇文章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全国各主要报纸都加以转载。上海的《文汇报》和《光明日报》虽然没有转载,但都做了公开的检讨。另一篇就是2周以后的7月1日以人民日报社论形式发表的《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从标题看,后者是前者的续篇。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对《文汇报》进行了更为严厉的批判。(以上大部摘自2011.7.1.《新快报》。突出显示为本站所加。) 本页转载毛泽东的这篇文章,其实是为《人民日报》转载姚文元的短文《录以备考》写的“编者按”。姚文元以善于跟风拍马、给人“打棍子、扣帽子”开始,获得毛泽东的关注和青睐,“文革”冲锋号之《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即为毛、江策划由姚文元操刀写成,《海瑞罢官》剧本的编者吴晗,便因此在文革初被数次揪斗、殴打,迫害致死…… |
下面转载的这篇文章②见于6月10日文汇报,题为“录以备考”。上海文汇报和北京光明日报在过去一个时间内,登了大量的好报道和好文章。但是,这两个报纸的基本政治方向,却在一个短时期内,变成了资产阶级报纸的方向。
这两个报纸在一个时间内利用“百家争鸣”这个口号和共产党的整风运动,发表了大量表现资产阶级观点而并不准备批判的文章和带煽动性的报道,这是有报可查的。这两个报纸的一部分人对于报纸的观点犯了一个大错误。他们混淆资本主义国家的报纸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报纸的原则区别。在这一点上,其他有些报纸的一些编辑和记者也有这种情形,一些大学的一些新闻系教师也有这种情形,不只文汇、光明两报如此,不过这两报特别显得突出罢了。错误观点是可以经过研究、考虑和批判加以改变的,我们对他们期待着。
从最近几天这两个报纸的情况看来,方针似乎已有所改变。党外报纸当然不应当办得和党报一模一样,应有它们自己的特色。但是,它们的基本方向,应当是和其它报纸一致的。这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国家,报纸是社会主义经济即在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和资本主义国家报纸是无政府状态的和集团竞争的经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不相同。在世界上存在着阶级区分的时期,报纸又总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我们希望在这个问题上展开辩论,以求大家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一致的认识。
新闻记者中,有一部分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也有资产阶级新闻观点,也应当考虑、研究、批评这个错误观点。教条主义的新闻观点和八股文风,也是应当批判的。这一方面的东西是很讨厌的。党报,包括本报在内,在这一方面犯有错误。这一方面的错误,在辩论中也必须展开批判。这样一来,在新闻问题上就要作反“左”反右的两条战线上的斗争.
姚文元的文章只是含蓄地指出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看到了文汇报的一些人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向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的这个明显的和有害的倾向,是一篇好文章,故转载于此。并且借这个由头,向我们的同业——文汇报和光明日报说出我们的观点,以供考虑。□
【原注释】
① 这是毛泽东为《人民日报》写的以“本报编辑部”署名的一篇文章,载于一九五七年六月十四日《人民日报》。同时,毛泽东还为新华社写了一则转发这篇文章的新闻导语,全文如下:“〈新华社十四日北京电〉人民日报编辑部就姚文元的文章发表批评文汇报和光明日报的资产阶级政治方向,人民日报编辑部的意见和姚文元的文章如下”。
② 指一九五七年六月十日《文汇报》刊载的姚文元写的《录以备考——读报偶感》一文。文章说,同是一条消息,经过不同的编辑同志的编排,其价值可以相差十万八千里之遥。例如,毛泽东一九五七年五月二十五日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消息,解放日报用特别巨大的铅字和醒目的标题放在第一条新闻,人民日报排在当中,标题比解放日报要小些,也突出了毛泽东的话:“团结起来,坚决地勇敢地为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奋斗。一切离开社会主义的言论行动是完全错误的。”但文汇报的标题却缩小到简直使粗枝大叶的人找不到的地步,或者看了也觉得这是一条无足轻重的新闻。
再如,李维汉一九五七年六月三日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的民主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用“社会主义是长期共存的政治基础”作为标题,并且用“……总的说来,从各方面提出的批评和意见,有很多是正确的,应该认真地加以接受和处理;有相当一部分是错误的,还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和分析”作为副标题,而文汇报则以“中共诚恳欢迎监督和帮助”为标题,以“认为很多批评和意见有助于克服三大主义和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共产党的核心领导作用”为副标题。
姚文元的文章批评了文汇报上述这些做法和“新闻的编排是没有政治性”的观点,认为编排也有政治性,“各取所需”即是。
(本站注:点击浏览姚文元该文)
【上一篇】 社论:工人说话了
【下一篇】 社论: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毛泽东撰写,1957.7.1)
【返回本专辑】
【相关链接】
1、 1957年所谓“小匈牙利事件”——汉阳事件真相 | 成都二师事件真相
3、 钱理群教授:1956、1957年:中国的农村、工厂与学校
4、 略论一九五七年至一九五八年的全民整风运动(《中共党史研究》唐正芒、胡燕)
5、 本站综述:“章罗联盟”——千古奇冤,无稽之谈
6、 中央党校韩钢教授视频讲座:反右运动的前因后果(完整视频)(视频)
7、 沈志华教授历视频史讲座:从“整风”到“反右”的演变过程 (视频)
8、【纪实/往事】永不服罪的党员“右派”大学生徐洪慈,仰天长啸:“不!”(视频)
(即便如此极左标准,也是运动开展近5月才发,许多地方并未当回事,反正越左越好…)
〖前一页〗 1 〖后一页
|
![]() |
|
(本站 2006.06.18.编辑转发 2016-12-28 更新) |
![]() |
|||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9.0以上浏览器 | |
|||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 联系本站 E-mail: yxj701@163.com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