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文史哲>重读历史>文革研究>“文革”大事记 (P.1.) | | 您好!今天是: | |
![]() |
|
![]() |
以死反对“文革”的女大学生 |
![]() |
1966年8月18日,毛问为他献上“红卫兵”袖章的女学生宋彬彬叫什么名字,答曰:“宋彬彬”。毛说:“哦,要武嘛”——一语成谶,全国真的全面内战——公民与公民、公民与军队武斗了,宋彬彬也“要武”了…… |
![]() |
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跟随毛20多年,成为“文革”初在中南海自杀的第一人,自杀前写遗书表白、申诉,末尾依然敬祝那位老人家万寿无疆,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
![]() |
私人家或单位里的中外经典小说、“文革”前的革命小说、古董字画、社会科学著作等,只要发现或被“抄家”发现,统统付之一炬,名曰“破四旧”,也有被红卫兵带回去自己偷偷享用的——以“革命”的名义…… |
![]() |
清华大学的老式门楼更是“四旧”,因为那是帝国主义留下的,砸烂它并最终推倒了…… |
近 期 评 论 |
点击:更多评论
“文革”大事记
编辑综述:应学俊 信息源:互联网信息综合采编/中共新闻网大事记 (本页浏览: 人次) |
【本站按】“文革”号称十年(1966~1976),其实,若论它的起因,起码可以追溯至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而论其开始,追溯至1964年毛提议成立“中央(文化革命)五人小组”,以领导文艺界的整风整顿——则一点也不过分。而“文革”的“如火如荼”,至 1971 年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副统帅”林彪叛逃摔死就彻底熄火了,余下就是“文革”路线下不断地批这斗那而已。林彪事件使毛遭受难以自圆其说、自吞苦果的严重打击,健康也每下愈况了…… 本站对文革大事记的整理,则从1965年10月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开始,侧重前几年的事件。有些需要追溯和说明的,则以链接资讯(包括网页左侧的链接)或补充评注的方式呈现。 这里的“文革”大事记,将以中共历年大事记呈现的基本时间为经,以重要事件为纬,对具体历史事实的记述,则综合相对可靠的历史记载与研究,并融合本站的历史记忆;有的,本站会有大致解析与评说。“文革”历史研究者和成果已经不少,这里难免挂一漏万。“文革”档案尚未完全解密,故这里也难免会有错讹。这里的资讯仅供朋友参考。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随时修订错讹(也欢迎读者朋友指正),本站将遵循历史研究的这一基本准则。 |
1965~1966
|
![]() |
||
(本站 2009-11 编辑转发 / 2022-04-11 更新) |
![]() |
|||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9.0以上浏览器 | |
站长 | ||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 联系本站 E-mail: yxj701@163.com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