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育·文史哲>本站评论>读新华社报道《习近平: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兼答几位网友 | | 您好!今天是: | |
|
|
散文 小说——
视频、时评、重读历史:
点击:到 本站评论专栏
![]() |
|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读新华社报道有感,兼答几位网友 |
(本站/应学俊) |
来源:本站 本站 2020.05.25. (浏览数: 人次) |
昨有网友电邮笔者,曰:“我的留言,你为何不审核放行展示出来?是不敢吧?原来像站长这样崇尚民主的人,也是听不得不同意见的啊。”
笔者阅后不禁哑然失笑,大约任何人都不会把“不同意见”与毫无理性的谩骂、挖苦混为一谈吧——如果听不得不同意见,笔者关闭网站留言板不就结了?
笔者有清洁网络言论文明环境的权利和责任,对恶意谩骂、不讲道理的所谓“留言”,肯定不会放行。谁会容忍无赖在家门口顿足捶胸撒泼骂人?呵呵。记得鲁迅也说过“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任何不同意见,只要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文明留言,本站留言板会一律放行。删除的留言为极个别。
§ 被删留言说了啥?
另一网友致电本站:能否说说被删留言的主要内容——除去谩骂的部分?
当然可以,简述如下:
几天前被删留言,除了谩骂的部分,大意是说本站就盯着毛伟人的缺点错误不放,从反右、大跃进到“文革”等等,说这是“抹黑”。并说笔者的“下场”将与武汉那位写日记的方方一样。
——这样留言,有什么摆事实、讲道理的内容呢?若回复又从何说起呢?如果这位网友以证据或相关研究,指出本站转发或原创中哪里是“造谣诽谤”,那才可能与所谓“抹黑”相关,本站倒真的可以发布出来,并与之讨论。求真求实,是研究学问、研究历史者应有操守,以史实说真话,与“抹黑”岂可相提并论?
既然有网友电邮、致电问及此事,笔者在这里稍稍说叨一下——
§ 学术研究,不该实事求是、说真话吗?
本站为公益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和运作;所收集资料大多并非本站原创,而是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他们有好几位曾是中央党校或大学党史研究室的研究人员、主任、知名学者,大多为中共党员。窃以为,沈志华教授的研究是各位有良知学者研究的一个缩影,他极其重视史实——沈志华教授对中苏关系及东西方冷战的研究和讲述,大多基于前苏联解密国家档案(很难得),也是媒体曾公开发布过的。还有许多研究是基于历史经历者的众多亲身回忆、公开出版的“XXX年谱”“县/市志”等,互为印证,形成逻辑证据链。这些学者的研究,实事求是,是黑就黑,是灰就灰,是白就白,还原历史全貌,说真话。
研究历史不正应这样吗?与“抹黑”何干? 若原本有“黑、灰”,何须“抹”?
§ 没有学术自由、学术平等,我们将无法有“文化自信”
如果那位被删留言的网友,能写出过硬的文章,反驳上述学者的研究,如果愿意投稿本站,本站将与相关学者的研究并列一起,发布出来,供大家进一步研究。一定的。
学术平等,学术自由,百家争鸣,是文明社会、正常国家应有的常态。
没有“学术平等,学术自由”,而是动辄连思想文化也“定于一尊”,连说真话都要冒某种“危险”,中国就不可能有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群星璀璨”的思想文化成果(其实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自由)——诚若是,我们今天还能有啥劳什子“文化自信”?
§ 所谓“方方的下场”
那个被本站所删出言不逊的“留言”,说本站的下场会和“方方”一样。这非常搞笑。
如果方方日记中有违背事实之处,那就以事实批判之。到今天,我们看到有几篇像样的令人信服的文字指出方方日记中的不实之词呢?也许有两三篇吧,但方方也都有能令人信服的回应。退而言之,即便有少数和个别与事实有出入的记述,又如何能从整体上推倒方方日记记述的全部?你会因为一幢楼房几扇窗户有毛病就把整幢楼推倒重建吗?
这个世界最大的是非分水岭就是“真善美”与“假恶丑”。如果方方日记总体是实事求是的,是说真话的,谁能把方方怎样?即便能把她“怎样”,能以“方方日记”的“罪名”吗?
诚然,在非正常国度,说真话有风险——但是,说真话之人可以被打压、折磨,而真话本身却是打不倒的,它将在历史上永远熠熠生辉。君不见:布鲁诺、伽利略、张志新、遇罗克……他们的肉体被残酷地消灭了,可他们的思想言论及科学论断却已载入史册,光照汗青。谁能否认这一点?他们的终极“下场”是令邪恶者胆寒、无奈而羞惭,是将恶人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说本站的下场将和“方方”一样?截至目前为止,方方的“下场”——除了受到一些苍白无力“舆论”的围剿、恐吓、谩骂——还有什么呢?笔者并非历史学者,不过是搜集资料,供希望研究的网友参考罢了。如果连本站这样搜集资料者都将会像方方那样受到所谓“舆论”围剿和恐吓,那首当其冲的倒应该是本站展示的那些历史研究学者、许多口述历史的当事人(其中许多是中共革命前辈)……诚然,也许在那位被删留言者看来,当这些说真话的研究者都被围剿了,“被寻衅滋事”了,中国也许就有救了,就能继续“崛起”了?
呜呼!诚若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看看“文革”和历次所谓政治运动中“咔嚓”了多少说真话的人——可结果呢?
§ 本站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
在自然科学范畴,“能量”其实本无正负一说。“正能量”是近些年出现的通俗用语,约定俗成专指所谓“对人们有积极影响、从而使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信息。如此“正能量”自然须提倡——但是,促使改过自新、不重犯历史错误,从而让社会发展得更好,这难道不同样是“正能量”?
毋庸讳言,本站搜集的历史研究资料,虽都大多源引于过去媒体发布过的内容,但确实以揭示错误、荒谬为主。当然,还有文化哲学研究等不同的观点讨论。在那位“留言”者看来,这就不属于“正能量”了吧。
可毛泽东说过“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毛在这里是专指注意历史中所谓“正能量”即“伟大光荣正确”吗?不包含应该从历史错误中汲取教训吗?
2015年8月6日新华网报道《习近平: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报道原文原句如下:“习近平主席对于历史非常重视,2014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主席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这话还真说得不错。“经验、教训、警示”三个词概括得很全面——这里自然不光是历史中的所谓“正能量”吧?“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唐太宗如是说——习近平也再次引用过。那么,“以史为鉴”的“史”仅仅指以自己历史上的“辉煌”为鉴,而不包括历史错误和教训吗?诚若是,奉马克思为“老祖宗”的先生们: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吗?
记住历史的全部,记住历史的“经验、教训、警示”,从而更少犯历史错误,使国家发展得更好,这难道不是“正能量”?
§ 为何本站不也宣传宣传“伟大、光明、成就”?
也有网友问及本站上面的问题——其实,这太简单了:有关历史的“伟大、光荣、成就”,国家媒体及党媒难道宣传得还不够?《大国重器》《大国工匠》《厉害了我的国》《航拍中国》……还有许许多多的影视剧和纪实访谈……可谓排山倒海,连篇累牍,汗牛充栋了,还需吾等小小自媒体再来添一勺油一勺醋或重复吗?重复说大家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的内容难道不是一种浪费?意义何在?
在汗牛充栋之下,吾等自媒体稍稍展示一点“硬币的另一面”,是不是能让历史叙事更加完整、全面一些?是不是对国家及党媒汗牛充栋式宣传的补充?看清“硬币的两面”,难道不才算是更全面、客观?这难道不正符合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难道不是更好地如习主席所说“以史为鉴”?笔者不能不想起马克思的话:“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
此谓“读新华社报道《习近平: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兼答几位网友”是也。 ■
【最近评论】
▲【札记】马克思批判普鲁士书报检查制度
▲【札记】2020年1月7日至23日“封城”:那“白云黄鹤之地”在干啥?(立此存照)
▲ 2019-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初期大事记(立此存照)
【历史回顾(视频)】 2013年凤凰卫视播出 凤凰大视野——
(2020.05.25 / 2021-01-25 .更新)
〖前一页〗 1〖后一页〗
【相关链接】 |
![]() |
|
(本站 2020年05月25日发布 / 2021-01-25 更新) |
![]() |
|||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9.0以上浏览器 | |
|||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 联系本站 E-mail: yxj701@163.com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