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教育·文史哲>本站时评>应学俊:“应学俊、宋鲁郑之辩”水落石出(暂做一小结) (P.2.) | | 您好!今天是: | |
|
![]() |
![]() |
|
点击这里展开:浏览更多——
(点击这里:收起/Close) |
· 旧文修订 · |
“应学俊、宋鲁郑之辩”水落石出 |
——为“应、宋论战”暂做一小结 |
应学俊 |
作者:应学俊 来源:本站原创 本站编撰发布 (本页浏览: 人次-续博联社访问量) |
(点击这里:承上页) |
二、水落石出:宋先生思维的混乱与不混乱
访客:应学俊 | IP地址: 124.226.80.* | 2009/01/16, 13:34
宋先生这样说似乎显得比较稳妥一些了(即指上文中所引宋先生的话“共产党不是圣人集团,当然会有权宜之计,但不能据此认为共产党整个儿都是忽悠大众”)。
但是有一个事实也是很值得注意的,那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共越来越关注了人民利益,关注国民人均收入的提高,给私有财产与国有财产同等保障,再不搞国家、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那一套了,也即没有奉行“国家至上”主义,人民的积极性才被极大调动起来,国家才发展起来,这是“中国模式、北京模式”之所以取得目前成绩的关键。如果还像文革前那样动辄以“国家的名义”,老百姓利益动辄被“一平二调”(国家至上的表现:平均分配、无偿调拨),人民就“蔫”了,积极性就没了,农民在地里干活就磨洋工了……全国人民就很平均地“穷”了…… 一个关注民生的国家,一个关注人民利益的国家,一个发扬民主的国家,人民就会有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国家才可以富强起来。因此,信奉“国家至上”不如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才是国家之本。宋先生仍然可以信奉你的“国家至上”——因为你还不是国家领导人,所以笔者不会与你在这个问题上继续争论,因为已经说明白了。如果你真的是国家领导人,那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宋鲁郑 | IP地址: 88.181.162.* | 2009/01/16, 20:08
应先生说“中共越来越关注了人民利益,关注了国民人均收入的提高,给私有财产与国有财产同等的保障,再不搞国家、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那一套了,也即没有奉行“国家至上”主义,人民的积极性才被极大调动起来,国家才发展起来,这是‘中国模式、北京模式’之所以取得目前成绩的关键。”——完全赞同,完全赞同。【笔者注:宋先生对笔者说的“没有奉行‘国家至上’主义,人民才……国家才……”说了两个“完全赞同”】
宋先生如此“赞同”笔者观点,要么就是否认了自己信奉的“国家至上”主义,要么就是承认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因为民主政治稍有进步(含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那究竟民主适不适合中国呢?——乱了,全乱了。
如果说宋先生思维也有不混乱的时候,就是对“民主”的否定。请看——
宋鲁郑 | IP地址: 88.181.162.* | 2009/01/16, 20:11
应先生说“笔者对中共还是抱有希望的”——英雄所见略同。但我抱的希望是指中共会带领中国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但未必一定是民主。(笔者注:看,宋鲁郑真是立场鲜明,时刻不忘否定民主啊!不知宋鲁郑算是鲁迅笔下“坐稳了奴才”一类抑或“想做奴才而不得”的一类?反正就是不能让人民当家作主。)
访客:应学俊 | IP地址: 222.84.204.* | 2009/01/16, 22:44
笔者对共产党寄予的希望在于其继续实践自己对民主、公平、人权的追求和承诺,继续关注民生,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国家为本)。改革开放在这方面有所改善了,国家就进步了,这是铁的事实。共产党不在民主政治的建设上努力那在什么方面努力?不改善现今民主状况你不认为会出大问题?你既然关注过群体性事件,还有几乎涉及全国的出租车罢运事件,那些不都是民主的缺失造成的?贪腐现象难道不与人民的监督权的缺失有重要关系?民主不一定某种模式,但对其价值应不懈追求,这是毋庸置疑的,否则就无以实现宪法规定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和人民当家做主,诚若是,国家就不会有恒久的发展动力,因为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不是某个政治集团的国家。若论“政治绩效”,宋鲁郑先生别忘了,前苏联和希特勒德国都曾在国家经济、科技发展上有过一时的令世人惊异乃至叹服的成就——可为何他们不可持续?
访客:应学俊 | IP地址: 222.84.206.* | 2009/01/16, 07:11
宋先生说:“在这里,我举两个例子。一是蒋介石一生都把民主挂在嘴上,……在大陆时主张‘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在台湾则大搞白色恐怖,甚至采用封建社会政权移交的方式传给其子蒋经国。” (为行文简洁,以省略号代替了宋先生的部分语句)宋先生这一段阐述是实事求是的——蒋介石在“民主”问题上挂羊头卖狗肉是肯定的,至于到台湾后他做了一些什么,怎么做的,是否与在大陆时一样,那是另一个话题。可笔者虽然对国家现状有诸多批评意见,总不敢和不愿把中共想成是如老蒋在大陆时把持的国民党——事实上似乎也还不可完全这样相比。中共毕竟是“马列主义”的党啊,虽然不尽人意之处不少,但笔者还是相信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所说的不会都是“开支票”,而是努力、谨慎而为的奋斗目标,因为中共知道,不以人为本,不关注民生,不推进民主政治,不加强民主监督,很有可能会出大乱子的。……国民党如何垮台的,中共不会不记得。
比如宋鲁郑可以坦言自己信奉“国家至上”,但中共是不敢做如此宣示的,中共宣示的是“以人为本”,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宋鲁郑先生,这算不算又在“开支票”呢?
三、宋鲁郑先生所追求的价值观体系
访客:应学俊 | IP地址: 222.84.206.* | 2009/01/16, 23:46
与宋鲁郑七八个回合的论战,笔者有了揣摩和概括宋氏所追求价值观体系的可能:
其一,宋鲁郑曾坦言自己信奉的是“国家至上”主义——言下之意,不是“人民利益至上”或曰“以人为本”。其实,在举国受外敌入侵时,“国家至上”并无错,因为国破必然家亡。可在和平建设时期依然信奉“国家至上”,不知置国家之本的“人民”于何地位?宋鲁郑心中的“国”究竟是什么?美国有一位信奉“国家至上”的人叫麦凯恩,2008年美国大选中很有风度地落选了,大多数美国人民手中的选票终于没有投向麦凯恩与他的“国家至上”。
但是,口口声声宣示“文化是制度之母”的宋鲁郑,大约忘了中华文化中还有“民为邦本”一说,也忘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说,还忘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古训。不谈民,连民都没了,那会有什么“国”?“国”若不为民,谁会要那劳什子“国”?这就是“国家至上主义”的可笑之处。所以古训“民为邦本”是真理的概括。
其二,宋氏坚信“民主不适合中国”,中国只能沿着集权、威权模式继续走下去——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核心”(有任期)、强势政府;至于权力的来源与合法性,那是不用考虑的,如果这个党再犯危及国家大局的错误如何预防和制衡,那也是不用考虑的,因为这个党“天然”而永远地“代表全体人民”,无须投票选举,且始终“伟大、光荣、正确”。所以“中国模式”优于世界各种政治,将为世界提供国家发展的范例。
——这样,“应、宋之辩”就水落石出了。上面就是宋鲁郑基本的价值体系了。
至于宋氏之论有几人能心悦诚服或为之“热血沸腾”,他大概是不去管的,只要宣示过了,领导首肯了,任务大约也就完成了。尤其到了当下,“舆情监察”非常强大,他已不用像与笔者论战时那样过于担心有人PK他了,麦克风主要那在他的手里,大学生们的提问和辩论,以宋氏论辩技巧很容易过去,何况有人保驾护航。
但是,一个被宋先生盛赞得几乎无可匹敌的“中国模式、北京模式”,其掌门人却是一个以民主诉求“开支票”忽悠百姓而获得权力的政治集团,那么,宋先生赞扬的是什么呢?宋先生想追求的是什么呢?以欺骗人民为手段的政治团体能使什么“模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恒久动力呢?历史上有这样的先例吗?哦,本文前面说了,也有的,那是希特勒德国和红色苏联,在他们领袖的领导下,戈培尔的忽悠术、欺骗术可谓了得,可他们在“飞速发展”得同样也令世界瞠目以后的下场又是怎样的呢?
笔者对中共抱有的希望是有序渐进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使国家获得可持续发展和稳定的动力;宋鲁郑也说他对中共抱有希望,不过“是指中共会带领中国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但未必一定是民主”——不是民主,那么这条“正确发展的道路”是什么呢?就是上面所说的宋氏“中国模式”那条路了。不过实话实说,宋氏喜欢那样的道路,而许许多多小老百姓恐怕有点不寒而栗。
此文以后,已不再见宋鲁郑回应,所以PK也就暂告一段落。□
(全文完)
2009年01月17日发于“博联社”
2016年12月29日略作修订/更新
【相关链接】 |
||
|
||
【延伸阅读】 |
![]() |
|
(本站 2008-12-08 发布 / 2017-03-25 更新) |
![]() |
|||
版权所有©“教育·文史哲”网站 2003-2022 建议使用谷歌或IE9.0以上浏览器 | |
|||
▲ 关于本站及版权声明 | 联系本站 E-mail: yxj701@163.com |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皖ICP备09015346号 |